本文看点
1.古代书吏的职责、作用
2.古代“官”与“吏”的区别
3.历代书吏地位的起伏背景
4.书吏与文件、档案管理
5.如何评价书吏的功与过
书吏是古代文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书档案工作的实际从业者。书吏通常由知识分子组成,有别于普通百姓,却不属于清政府官员 , 但又与政府官员休戚相关。书吏制度一直被认为是造成官场腐败的重要原因,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三千多年, 直到封建社会覆灭。
一、书吏的演变
古代官府“官”“吏”分明。在统治机构中, “官”处于不同层次的决策地位, 而“吏”则是传统行政管理的具体办事人员。这些处在官僚体系低层的吏胥, 其名称虽然各种各样, 但一般通称为书吏或胥吏。
书吏阶层早在夏商周时期便已出现。秦统一中国后, 实行郡县制, 郡级官府办理具体日常事务的书吏有主记室、掾史等, 县级官府设有主吏、狱掾、仓吏等。
汉代上至三公府、下至郡县, 均设有书吏。魏晋南北朝时期, 因实行九品中正制, 形成了门阀世族垄断国家各级政权的局面,出身低微的寒门子弟只能充任僚属和低级官吏。
隋唐以后, 科举成为入仕正途, 社会士人对吏越来越鄙视, 其地位已等同于贱役。为吏者升迁受到限制, 有的甘居堕落、营私舞弊,书吏之害随之趋于严重。
元代为书吏制度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统一中国后, 虽然逐步接受了汉文化, 但并未全盘接收。由于元统治的需要, 熟悉政情的书吏大受重视,吏成为发身入仕的最佳途径。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对吏员出职制度进行了改革,针对元朝书吏之弊制定出了新的完整的吏典制度, 规定了书吏设置的数量和任用条件以及考核办法, 并用严酷的法律手段以使书吏趋善避恶。
发展到清代, 中央除军机处不用书吏外, 部、院、寺、监皆有吏, 地方各级官府的书吏队伍亦十分庞大, 承担着国家机构的具体工作, 尤其是繁杂的文案工作。
二、清代书吏在文件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书吏是清代衙门中从事文书工作和档案管理的人员。书吏在清代非在编官吏, 甚至没有俸禄, 是政府召征的从事文书档案工作的一些懂得读写的人员。在职能上, 书吏主要从事草拟文书、拟制备忘录、填写法律公文和税赋档案以及收集和保管衙门档案资料等工作。书吏不仅要整理与自己职务相关的档案资料, 衙门中所有的文字资料、文书档案都要交给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 档案管理部门中从事档案资料收集、分类和保管的人员都是书吏。书吏在清代衙门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几乎都有参与, 可以说, 清代衙门的每一项事务中的文字工作都有他们参与, 他们是清代文档资料形成的直接参与者, 也是档案资料收集和保管者, 在档案工作中从事着最基础也是最全面、全程的工作。
三、古代档案工作中的书吏之害
1.怠情拖沓 玩忽职守
随着封建机构的完善和文牍的大量增加,档案工作日益繁琐、细致。书吏的疏忽怠惰直接导致档案工作的损失,并带来多方面的恶劣影响。一则档案长期无序积累,延误政事 ;二则为不法之徒盗窃、隐匿、拆换、窜改档案大开方便之门。到明中后期,由于吏员不能按时凉晒黄册、清理架阁,结果大量黄册堆积杂乱,潮湿霉烂,虫蛀鼠咬。
2.盗卖档案 毁弃卷宗
盗卖档案是封建社会极为常见的一种毁档现象。档案被当作商品出售,一是作为废纸卖掉;二是作为有价值的情报而牟取暴利 。
能读懂其中的内容吗?
存了几百年"皇宫档案"当成废纸卖了8000麻袋
3.把持档案 舞弊营私
书吏身居文档重地 , 抱案牍备缮写,是档案的保管者与合法利用者。在“非熟手从未得一纸”的情况下, 只有经过专门训练和富于文书工作经验的胥吏有条件、有技术利用文书档案 , 舞弊营私。干了什么坏事儿呢?一是窜改、抽换、伪造某些重要档案,二是援例假公济私 。
4.挟制长官 操纵政务
操纵政务可谓胥吏之害的最高形式 。其实胥吏在利用人事 、律法 、政务、赋税等各种档案舞弊时,已程度不同地干预了政事,比如胥吏凭借掌握人事档案而控制用人权 。
通过书吏制度, 我们可以了解到书吏维持着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 是当时文官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 从中可以更深入认知中国的传统政治与传统官场,我们在研究、整理和利用古代历史文献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书吏及其制度存在和影响这一重要因素,不可偏颇。
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FHAAYRfv8-OVwEfslo_x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