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室

档案博览

“大案牍术”?档案馆里的秘密
2021-06-06 18:59   审核人:

《长安十二时辰》开播到收官,这部网剧用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形成了一个“现象级”收看热潮。铠甲、服饰、美食、城市建筑……电视剧里的各种细枝末节都成为话题,比如—大案牍术。虽然这个名词其实是原作者马伯庸的杜撰,然而我们真实的生活里却处处有它的身影。

它,究竟是什么呢?

1.唐代“大数据”

所谓“案牍”,商代称为“册”,周代叫做“中”,秦汉称作“典籍”,汉魏以后谓之“文书”、“案牍”、“案卷”等,都是指古代办公用的文书。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大案牍术”,说白了就是以高超的记忆力对长安各个部门过往的办事文件进行记忆、归纳、整理,形成的“大唐人脑数据库”,再从数据与信息间发现诸多关联,进而找到线索。所以说,“大案牍术”就是那个年代的大数据分析,书吏就是最早的“人工智能”。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大案牍术”

电视剧里靖安司,就是这么一个集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于一身的超级衙门。

唐代的田赋制度称为租庸调制,“租”指国家配给百姓田地耕种,百姓在接受田地的期间交纳一定的租额,年老以后将土地还归国家;“庸”指的是个体所需承担的劳役,每年为国免费干活一段时间;“调”是指百姓每年要进贡朝廷。

为配合田赋制度的推行,地方建立了严密的账籍系统,类似于现在的户籍制度,由州县官员记录属地人口户籍信息、壮丁信息,生老病死、搬迁都需登记在册,根据各家财产多寡分为九等,每三年重造一次。所以唐朝有很多的档案和卷宗资料,这套完备的档案系统也就为“大案牍术”的可能性提供了数据基础。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大案牍术

因为“大案牍术”是以档案登记为基础,百姓家添丁新丧、婚配嫁娶、买卖奴婢等人口变动之事,都会进行登记,所以对于“大案牍术”来说档案的整理、归纳、录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差事。

“大案牍术”放到今天,大约就是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大数据”,而电视剧中描述的唐代长安“京兆府”中专门保存“案牍”的场所,大约就等同于现代的“档案馆”了。

江苏省档案馆

《长安十二时辰》短短一天内,既有“档案”库房的描写,也有“档案”发挥作用大展神威,还有靖安司沦为废墟、“档案”付之一炬的情节,虽然是作者天马行空开的脑洞,却也大致反映了古代档案工作的场景。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古代“档案馆”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我们身边却仍有完美演绎“大案牍术”的档案馆工作着。

2.“藏宝库”

江苏省档案馆里有个特藏库,此地颇为神秘,常年温度要求控制在14~24℃,湿度控制在45~60%。这样稳定的环境,才能使档案得到妥善的保存。比如普通的纸质档案,在日常环境中大约是70年的寿命,可是在恒温恒湿的环境里就能保存上百年。

江苏省档案馆的特藏库,是“镇馆之宝”的集中之地。

馆藏珍贵档案,都保存在这个库房: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朋僚函札》《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档案》以及重点革命历史档案;有唐代以来的书画精品、明代诰命和清代翁同龢的题跋;还有3万多盒录像带、12万张照片、6000多枚印章等特殊载体档案……


《朋僚函札》

《朋僚函札》中,康有为给韩国钧的信

江苏省档案馆保管部陈志远研究馆员是个四十多年资历的老档案人谈起档案如数家珍“特殊载体档案,除了记录了历史以外,本身也成了历史。比如我们这里保管的几千张黑胶唱片,保存了穿越近百年而来的声音,包括当时上海知名歌手周旋、京剧名家的唱片等等。印章档案,最早的传统形式是方章,后来出现了圆章,再后来又出现了椭圆章,国外使用的章多是带图案的,而中国的章多是文字章……这其实已经成了一个可供研究的文化门类了。还有作为影片记录载体的胶片,早期的硝酸片基胶片燃点很低,非常容易起火,这也是许多早期电影资料没有保存下来的原因。后来取代硝酸片基胶片的是醋酸片基胶片,虽然燃点高了,但带有一点酸酸的异味,并且透明度不好,保留的影像模糊不清。再后来出现的改良版是三醋酸片基胶片,透明度提高了,但胶片厚度也增加了,还是不够理想……直到出现了涤纶片基胶片,薄、韧、透明度好,这便成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流胶片。从这些档案本身,我们就能读出历史的变迁和科学的进步,是不是很有意思呢?”“档案是有生命的。”老档案人陈志远如是说。

3.“藏经洞”

云锦是南京的一张文化名片,始于东晋,发展于元,成熟于明,兴盛于清,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传承千年,无数匠人的心血都被仔细收藏在了档案中,成为教授后人的秘笈宝典。

云锦

南京市档案馆史料开发利用处副处长王伟介绍:“清朝末年,京帮在南京采购云锦,运往北京销售。在南京设庄采购的号家有‘兴盛义’、‘兴盛泰’、‘正源兴’(中兴源丝织厂的联号)、‘恒义昌’、‘三义广’、‘天巨成’、‘永兴’、‘启源’、‘裕丰信’、‘永益’等十余家。而当时南京本地人经营云锦业的有徐东元、王安和、林三合、陆家义、祁承业、张国恩等,但他们的实力和影响力不如京帮。”

中兴源丝织厂档案

后来北京李氏的正源号逐渐垄断了云锦市场,其总号由四人合伙投资纹银四千两,专门经营各种绸缎绣货,曾在南京设立收购货品机构。他们还在绒庄街建了自己的工厂,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兴源丝织厂。

1948年,原中兴源的部分股东在南京重新组织了南京中兴源。当时,丝织厂仅存4台织机,8名工人,成为当时南京唯一还在生产云锦的地方。

中兴源丝织厂一角

新中国成立后,丝绸工业得到重视和关怀。1956年1月1日,中兴源丝织厂与南京11家丝绸小厂合并,经过改组实行公私合营,定名为公私合营南京中兴源丝织厂。

上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兴源丝织厂的云锦声名鹊起,根据档案记载,产品远销到前苏联、蒙古、古巴等国,松鹤牌云锦获得国家质量银奖,仅1980年一年间,就接待外宾近50次。

云锦获国家质量奖

1989年以后,中兴源丝织厂由于资金、原材料等问题,开始大幅度亏损,在1997年宣告破产,它的云锦工艺资料也随之不知所终。

在中兴源鼎盛的时候,曾经保留下大量档案资料,其中就包括云锦工艺方面的绝密技术资料。然而,工厂破产之后,厂房、人员都有极大变迁,这些档案资料无人问津,下落不明。

云锦

2006年,南京市档案局筹备征集南京工业档案,中兴源丝织厂成为首家征集对象。经多方打听,档案馆工作人员辗转来到应天大街,当他们推开一个废弃仓库的大门时,尘封近二十年的中兴源丝织厂档案终于重见天日。

中兴源丝织厂的档案有近3000卷,大多保存完整。其中包括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实物档案和声像档案四类,基本揭示了中兴源丝织厂的发展历史和一百多年来的工艺“核心机密”。

中兴源丝织厂档案

档案中最为珍贵的是“意匠”,就是云锦的设计图样。这些图纸足足有100多袋,每袋都在10张以上,数量有上千张。其中最大的一张图纸,铺开足足占地十多平方米。这意味着,中兴源厂虽然不在了,可云锦工艺却被救活了。

4.档案馆里啥都有

江苏省档案馆里的“镇馆之宝”,是一轴距今已有500余年的明代诰命,它是明正德元年(1506年)明武宗加封江苏常熟人、工部主事周炯之父周木为“中大夫”、周炯之母为“淑人”的绢质诰命。它的珍贵之处在于,先后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的翁同龢及其侄孙为它两度题跋。

省档案馆中还保存着一份百年案卷:江苏高等审判厅第3899号案卷,方毓宁从中解读出刺杀宋教仁计划的来龙去脉和凶手缉拿、审讯过程。

民国时期江苏司法档案原件

气象档案馆、科技档案馆、测绘档案馆、园林档案馆……众多档案馆里的精彩不亚于博物馆。

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会打交道、人气“最火爆”的档案馆——位于南京华侨路的南京市房产档案馆,除了二手房交易查询、开具唯一住房证明,到法院查封、纪检部门查案等业务外,还收藏了无数房产的过往。

其中最早的一份档案,是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八月的一份“房产合同”。

1657年,一个名叫梁鉴臣的人,在“城中余字铺”——今城南船板巷一带,拥有一处门面房,门面房不小,“楼房三间二层,内楼房二间”,而且装修过。买主姓薛,经过双方约定,最终出价220两银子购买了梁鉴臣这处房产,银子的成色为“九五色”。

清雍正元年的一份“房产合同”

这张顺治年间的地契属于官契,左下角盖着官印,发证机关为“江南布政司”下属的都税司,相当于当时的“房产局”。清代房产交易契税从3%-9%波动很大,中介名叫“官牙”,还得由官府发放专门的“资格证书”加以认证……

故事无处不在,静悄悄的藏在一件件档案里。

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VIYdFjcID8JuBoV5Iq0bmA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新乡学院档案馆-豫ICP备09001218号
办公地点:图书馆南楼12楼西. 电话:0373-3683279 邮箱:dag@xxu.edu.cn 邮编:453003